groupNews
集团新闻
喜报!康旅集团两篇论文分获云岭党建论坛三等奖、优秀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8571
分享:
  

图片

近日,集团组织开展了云岭党建论坛征文活动,在省国资委党委推荐参加省级评审的19篇论文中,集团共有2篇论文获奖。

图片

康源公司赵耀坤同志撰写的文章《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云南省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建设》获得三等奖。 

图片

教投公司孔庆超同志撰写的文章《党建引领国企改革发展—浅谈在国企改革发展中基层党员的教育工作》获得优秀奖。


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云南省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建设

云南城投康源投资有限公司  赵耀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云南省文旅产业体系逐步健全、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数字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云看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持续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康养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流。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8.9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92.16亿元,体量增长2.32倍。旅游总人次从2012年的2.01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07亿人次,年均增长22.0%;旅游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035亿元,年均增长30.6%;旅游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65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78亿元,年均增长15.3%,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4%提高到7.7%。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旅强省发展道路。

针对云南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建工作亟须适应产业融合发展新形势,解决发展新问题,需要加强工作创新,提升工作质量,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同步,更好服务产业链各节点环节,助推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的高质量建设。

一、以高质量党建汇聚文旅产业链发展力量

文旅产业链上中下游涵盖旅游开发、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涉及宾馆酒店、交通运输、资产运营、商业开发等各行各业,产业链各节点单位组成构架、管理方式、运行模式千差万别,而党建工作具有高度统一性,可以通过党建统领推动文旅融合产业链强链、补链,让上中下游节点单位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取暖”,加强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产业联合,凝聚发展力量。

(一)以党建为平台,发展产业链党建联盟,提升凝聚力。结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特点,以地区为基本单位,由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区域文旅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党建牵引,探索推进学习共抓、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信息共享、技术共创的新模式,用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共创产业链党建品牌,提升党建质量,形成洪流效应,为产业信息互通、产业商业合作、产业人才培育、产业政策扶持提供牵引力和切入点,凝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方资源、智慧、力量,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以党建为途径,发展产业链政企联建,提升带动力。

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动政府高质量党建服务向基层企业延伸。街道、社区、乡镇党委通过党建为纽带,以政府帮助文旅企业抓党建,企业参与政府市场服务的双向互动为突破口,从政府基层党支部中推选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的优秀党员担任共建支部党建指导员(指导员可以定期轮换),与双方党支部书记一同抓好党建联建的统筹协调;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派出业务素质能力强、市场经营理论扎实的党员担任共建党支部业务联络员,为政府的市场服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互换思维、“手拉手”、共谋发展,为“富民强企”贡献力量。

(三)以党建为桥梁,发展产业链产学联合,提升创新力。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技术的持续赋能下,文化和旅游不断深入融合,文旅产业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产生了持续变革。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文旅产业科研端和市场应用端的联系,有利于加快产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线上旅游、VR虚拟旅游、大数据旅游服务保障等产业新业态的应用发展。可以探索高校与文旅从业端,如旅游酒店、康养中心、游客管理中心等机构的党建合作共建,推动师生进企业、进机构交流实习,企业、机构管理人员进校园学习提升,加强产业科研端与产业应用端的交流合作,推动文旅产业的升级创新。

二、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文旅产业链品牌建设

随着国家发展,社会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愈加浓烈,特别是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当代年轻人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信赖更加坚定,同时,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人对党的历史,党建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为满足人民对红色文化的需要,文旅产业更应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融入产业发展。

(一)探索文旅资源与红色历史、党建元素的有机融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曾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云南虽地处祖国边陲,但革命斗争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旅游开发建设时,可以考虑将其充分融入融合。一方面拓展原有红色景点职能,在保护和开发好原有场馆、设施的同时,不能只依靠红色资源单打独斗,而是打造以红色为底色,用绿水青山、晴朗天空烘托出鲜红的文化主题,将红色场馆、设施打造为集成历史教育、活动纪念、互动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新型红色旅游景点;另一方面要在景点建设中适当加入党建元素,采取在城市公园,市民广场、商业中心等人流集中区域搭建标志性党建设施,开办临时展览等方式,推动城市景观与党建宣传的交互促进。

(二)探索文旅服务与红色历史、党建元素的有机融合。服务营收作为文旅产业经营支柱,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通过党建融入,在文旅服务中加入党建元素,彰显红色特征和亮点,可以成为文旅产业服务的一种新尝试,如推餐馆推出“毛氏红烧肉”“雪山草地”等红色菜品、博物馆推出革命斗争相关情景剧、旅游酒店、度假社区推出红色物业等,形成“党建+服务”的创新模式,通过在服务过程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员青年突击“号”“手”作用,提升文旅产业的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体验。

(三)探索衍生产品与红色历史、党建元素的有机融合。在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服从解释主体的权威性的同时,推动党建与文旅产品的创新研发,特别是加强高附加值的文旅衍生产品开发,推出群众喜爱的旅游文创品、数字化收藏品等具有党建元素的文旅产品。可以加强数字化旅游方向的探索,在“游云南”APP中增加红色文旅专题,通过整合红色景点购票链接、开设红色文创产品商店、推出“红色云南”相关数字藏品等方式,让云南红色文旅产品集约上线,推动红色历史、党建元素和文旅产品形成有机融合碰撞,进一步丰富产品线,营造新的增长点。

三、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文旅产业链人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特别要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下,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中下游单位党建质量,用好党对人才的教育管理优秀方法,为文旅产业链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管理、服务和创新型人才。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强文旅产业链党员干部队伍。要将产业链上的党员干部队伍构建和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政治优先,特别是上中下游的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在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的选优配强上,要传承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把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干部培养的基础任务,建强各节点的领导管理班子,确保党对文旅产业的全面领导地位不动摇,确保文旅产业链的党员干部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二)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现代服务理念,建强文旅产业链服务人才队伍。服务行业作为文旅产业链的经营末端,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对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业务骨干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增强服务行业党员的宗旨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塑造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同时要重视文旅服务行业人员年轻化的特点,抓好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组织建设,发挥团组织作用,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大学习、团员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方法措施,激发产业链广大团员青年实干热情,建设一支年轻化、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人才队伍。

(三)围绕团结联合,坚持人尽其才要求,建强文旅产业链研发人才队伍。《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专项规划》中确立了云南“十四五”期间及后期需着力发展的八大类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文旅业态的创新迭代为文旅产业研发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对于文旅产业链研发端来说,就是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用团结精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通过用好党建工具箱,发挥统一战线这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重视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中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与文旅业态创新深度挂钩的虚拟现实(VR、AR、元宇宙)、大数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人才,营造民主和谐的科研氛围,为文旅产业链的研发端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汇聚产业科学研发力量。


党建引领国企改革发展——浅谈在国企改革发展中基层党员的教育工作

云南康旅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孔庆超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对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十年间,改革蹚新路,敢闯天地宽。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布局结构优化效果显著,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新时代,面对伟大的目标,完成伟大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所以党组织的基层建设,广大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抓好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直接关乎到我们这个政党能走多长走多远,更关乎到我们党的伟大目标和伟大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学习时报》2011年10月3日第12版《特权阶层是苏共亡党的物质力量》中指出:“由于对要求入党者审批的放宽,什么人都可以入党,其结果就是怀着各种私利的人混入党内。从赫鲁晓夫时开始,党的领导层就开始了腐烂。这些混进党内并企图不断高升的人入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入党后,就意味着可以到非洲去狩猎,把自己的儿孙辈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和最终解体,实际上是在家庭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就发生了”。这样的人走到党和国家领导岗位,首先考虑个人、家庭、子孙后代、小集团利益,党和国家就慢慢变质了,最终导致了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悲剧。所以强化理想信念,打造坚实队伍,牢固基层根基,做好党员教育工作不仅是我们党过去、现在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未来实现伟大目标和伟大任务的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的党才获得了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经过了各种历史的考验,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时代、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尖锐复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这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再一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并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党更要发挥好党员教育培训作用,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才是高质量基层党建的先决条件。

但是在日常培训工作中我发现个别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党员个体层面

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工作、行业领域的优秀人员纷纷加入到党员队伍中,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接受知识的能力、重点等也存在差异,过于笼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利于当前新形势下开展的党员教育。例如:同是一个培训班里的学员,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同志可能更喜欢听未来的发展、未来的目标等内容,但五十岁以后的同志,可能更喜欢听总结过去我们取得的成就。同时由于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存在的差异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工业领域的更愿意听科工行业的内容,农业领域的更关注农业发展的内容,经济领域的更注重未来经济走向的内容。同时,个别同志在开展自我学习时形式化、任务化、过场化的心理也导致了在党员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实质性的效率低下。在这种复制的、更高的教育需求情况下,新时代党员教育迫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变通的、更细分的党员教育方式。

二、基层组织层面

首先,一些基层组织对学习教育重视不够,敷衍应付,缺乏计划性、经常性。这主要表现在业务工作挤占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随意性很强,即使有计划也不能完全有效落实。出现党员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同时还存在制度落实缺乏监督,有时候存在制度贴在墙上,落实挂在嘴上、停在照片和简报上,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一些基层组织对于系统性学习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平时在大会小会上穿插学习一下,找个别同志领读一下重点,敷衍式的请一两个同志说上一两句感受就算是完成学习,这极大的影响了党中央对于党员教育工作全面统一部署的推进。

其次,过于强调积分制管理,而不注重学习内容实质性的掌握,其表现在,使用部分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时,出现视听内容在播放,学习的人却不在现场。基层组织只定期检查个人学习积分,却不检查学习收获,导致个别同志“高积分、低水平”的情况出现。

三、党员教育从业人员、组织者层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少部分开展党员教育的部门、组织者、党校老师,不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党员教育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甚至于见子打子,缺乏总体规划,不懂得基本教育逻辑,拼凑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个别老师爱“炒冷饭”一两年如一日,一份课件包打天下。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时候我们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看似完成了,但实则是量上做到了完成,质上却是自欺欺人,甚至于成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针对以上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个设想:

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机关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业务技能及法治教育;对基层党员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在坚持传统“三会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夕阳增光彩”教育,引导他们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对流动党员,采取符合流动特点的网络、手机、邮寄、电话等远程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不断档教育。

(一)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搞好培训前调研。在党员教育计划开始前开展一定规模的训前调研,初步掌握参训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从而掌握参训人员的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关注点的问题,同时培养开发一批“适龄教员”,结合党员培训的总要求精准施教。

(二)企业加党校(高校)办学,高质量施教

针对行业、领域开发“适域课程”,采取企业加党校(高校)的模式,针对行业特点、关注重心同时结合党员培训的总要求开展党员教育的“课题开发研究”工作,以此杜绝照本宣科,真正做到“每一堂党课都是当期培训班参训学员听得懂又爱听的党课”最终达到精准施教的效果。

(三)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方法

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组织方式、教学流程等进行改造赋能,从而完成教育创新。“互联网+教育”突破时空的局限,促进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催生了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新形态,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充分研究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受教育群体的认知习惯和行为特征,推动传统教育内容的互联网化发展,提高线上课程资源的研发质量,形成差异化的教育产品,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化教育服务,通过结合当下5G网络的普及同时运用AR、VR、远程实时连线等技术的运用通过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助推受教者实现深层学习,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优质教育内容吸引人并满足有限条件下的无限学习需要。

其次运用新平台新载体如:直播平台、短视频等创新开发党员教育学习课程,让党员学习真正的进入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常态、长效、持久的目的。

(四)落实培训工作,科学、灵活检查考核

在支部工作中真正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原原本本落实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不搞“维积分论”,注重教育的实质性收获,创新检查考核方式,比如拆书分享会、演讲比赛、讲课比赛,做到人人都开讲、人人都发问,以此推动党员教育收获实质性,同时创新“学习地图”设计类似于现在游戏行业里的“打怪升级”的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将学习成果纳入个人或基层组织年终考核的加分项,建立学习成长档案。

(五)培养专业人员,建设优秀团队

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专业的事,加强对基层培训组织者、从业人员的培训、完善知识体系,鼓励其亲自参与进教学、开发、设计等环节,鼓励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紧跟时代要求,科学的合理的完成基层党员、党组织教育培训任务。

同时,加强党校(高校)老师业务考核、业务进修。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支持其主动更新知识体系、充实课程内容杜绝“炒冷饭”、“几年如一日”、“一份课件包打天下”现象的发生。

最后培养一批基层组织内、党员同志身边的“宣传员”,充分发现、发展身边的同志,把“爱表现”、“爱吹牛”变成“爱宣传”“爱宣讲”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