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云南水务承办的“污泥联盟系列活动”之污泥碳化技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举行。本次研讨会特邀水务行业领跑企业领导、污泥领域专家学者、污泥领域实践同仁,共同探讨污泥碳化领域技术及市场发展状况。
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云南水务相关负责人带领参会嘉宾参观云南水务保定望都污水厂污泥碳化项目,并现场实地讲解了热解碳化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该项目采用分体式污泥碳化工艺和立体式布置,于2020年1月建成后开始运行,处理规模为40吨/天,含水率80%的污泥,占地1000平米。
在望都项目厂区内,云南水务还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开辟了3000平米生物炭农业研究应用种植基地,成功链接环保与农业,形成人类活动、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生态种植、人类活动的良性闭路循环。
该技术不仅适应于污泥,同时可用于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农林废弃物等多类型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单独处置或协同处置,从根本上实现有机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板框、低温干化等),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大气雾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使已污染或贫瘠的土壤重焕生机,促进行业标准提升和制度完善,形成技术与标准、制度的良性互动,将“两山论”落实到实处,脚踏实地的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了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研讨会上,作为会议主办方代表,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首先发言。他表示,2020年,城镇污泥产生量将接近5000万吨,日产生湿污泥(80%含水率)量达到13.90万吨。一边是污泥产量惊人,一边是行业“重水轻泥”的现象长期存在,伴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环保监管逐步升级,污泥的终端处置逐步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污泥资源化的处置一定是未来污泥终端处置发展的方向,云南水务热解碳化技术的研发为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生物炭的应用也还需要产学研多方位的探讨合作。
云南水务总经理于龙在研讨会上发言,他指出,望都污泥碳化项目展示的只是一个工艺可行性验证,相对于生活垃圾、园林垃圾、秸秆等等,污泥的有机质含量低、含水率高,碳化价值低、成本高。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资源化和再生利用的必经之路,大城市垃圾可以焚烧发电,小城市、村镇可以就地碳化还田,降低处理成本。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在消耗和减少,农药、薄膜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还“C”给农田,把炭基有机肥还给农民。除污泥热解碳化技术的研发,云南水务在城市垃圾热解、固废残渣热解等领域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建成工程示范项目,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未来,云南水务将继续坚持热解碳化路线,拓展生物炭的应用领域,加强碳化技术协同处置!将万千有机废弃物通过碳化技术变成唯一的产物生物炭,并将其归还土地、滋养万物,还“C”于土!
污泥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同仁在听取了云南水务污泥热解碳化技术的研发情况介绍,审阅了相关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实地参观考察项目应用案例后,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并对该技术及应用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未来,随着污泥热解碳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云南水务对有机固废生物炭农业应用开发研究的最新成果,将会推动生物炭在农业中应用的标准和政策变革。当产品“入土”的问题解决之后,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所面临的困境,及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