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无数动植物生存的地方,这里有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溪水,一切都那么美好而自由。 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位于北纬21°,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让我们一起走进望天树,一步一个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
在热带雨林中,高层植物为了支撑高大树冠,根部会形成板块亦称“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
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同时,根系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一些高大的植物能在树干基部向四周长出板状的突起物,伸入土里,以支撑地面的高大部分。 热带雨林生态奇观—滴水叶尖 在热带雨林中,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子普遍有尾状尖端,于是就叫做滴水叶尖。其中典型的就是菩提树的叶子,它那弯曲尾状的叶尖长达数厘米。 热带雨林雨量充沛,茂密的森林里十分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常在叶片的表面结成一层水膜,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经过水膜迅速凝聚成水滴掉下,快速风干叶面,既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又避免微生物附生在叶面上和它争夺养分。 热带雨林生态奇观—附生现象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以及维持养分和水分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附生植物把大气沉降中的无机氮截留到林冠层中,把游离氮转换成稳定形式,对生态系统氮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热带雨林生态奇观—绞杀现象 绞杀植物大多是一些被叫做绞杀榕的植物,它们的果实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之一,它们的种子很微小,当榕树的种子通过动物排泄物,被携带到另一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缝上后,这些种子就会萌发,这是物种迁移的一种常见现象。 幼小的榕树能产生不定根,行为就像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长大,它的不定根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的躯体。当这些榕树逐渐长大成大树时,它们的根和茎已把整个寄主树包住,寄主树最终由于负重和营养缺乏而枯死,而这些绞杀榕树最后则变成了独立的大树,成为热带雨林中体现强大生命力的一道亮丽风景。